番外

《威廉敏娜时代——情感之路》

制作:帝国CCBC电视台

类别:纪录片

片长:94分钟

播出时间:7448年9月21日,9月28日

导演:托尼·布鲁特尼斯

语言:帝国语

发行地:银河帝国阿尔法帝国赛非联邦奥托帝国

演员表:

主持人——托尼·罗伯茨伯格

幼年威廉敏娜——珍妮弗·伯纳

青年威廉敏娜——杰西卡·凯文斯佳

中年威廉敏娜——简·霍尔曼伯格

老年威廉敏娜——安娜·莫利

青年阿尔伯特——贾斯丁·格尔布莱特

中年阿尔伯特——威廉·约翰纳什

青年汉斯博格——肖恩·温特斯利

中年汉斯博格——里昂纳多·让·斯利莫尔

少年安娜贝尔——莉莉安·金

青年安娜贝尔——茱蒂·斯洛恩

少年卡恩斯——斯蒂恩·托马斯

青年卡恩斯——哈利·菲尔斯顿

少年安吉拉——卡米拉·赫兹

青年安吉拉——西西莉娅·费尔南多

亚历山大一世——杰克·玛尔顿

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帝国重新的开始。

那也是一个人杰辈出的年代,先进的体制替代陈腐的制度,科技高度发展。

那是一个人文艺术达到顶峰的年代,“新文艺复兴时期”就从那个时代的中叶开始。

那同样也是一个女人的时代。她率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作出了重大改革,并且用其一生来维护新的体制。

她不是开创霸业的君主,但是她是一名当之无愧的盛世帝王。

她就是威廉敏娜一世。

——献给尊贵的威廉敏娜一世女王陛下逝世五周年

威廉敏娜的全名,是威廉敏娜·安吉丽卡·玛丽·冯·奥森博格。她是亚历山大一世皇帝陛下第四个儿子,亚当斯皇子的独生女。

7365年8月17日,威廉敏娜诞生于外祖父位于蒙斯兰卡星球的山庄里。和普通皇室子女不同之处,就是在她出生前半年,她的父母就已经离婚。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到她在皇室里的合法继承权。所以她出生后,立即被皇帝封为了“尊贵的威廉敏娜公主”。

不过这个高贵的头衔在威廉敏娜人生的前十年里,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和一名朴实的庄园主,威廉敏娜的外祖父雷曼伯爵和妻子一直尽力让外孙女像一个普通的女孩一样长大。

像一个普通的孩子,那么首先的,威廉敏娜由母亲瑞贝卡王妃抱着,接受了洗礼,成为了奥森博格皇室里第一名接受洗礼的公主。

至今,蒙斯兰卡的那座小教堂里,还保持着威廉敏娜的受洗记录。

牧师:“我们一直将记录保持得很好。”

主持人:“是的,我看到了。全部名册都是用笔记录在本子上的?”

牧师:“是的,这样会更有一种真实可触的感觉。”(翻着名册)“我们特别将记载有威廉敏娜名字的这页做了保护,因为它总是被翻阅得最多的(笑)。每当有游客要求的时候,我们的修女会亲自翻给他们看。这里——”

主持人:“啊,我看到了。威廉敏娜·安吉丽卡·玛丽·冯·奥森博格。牧师是约翰·斯威尔。我对基督教并不是很了解,我想玛丽就是她的受洗名,是吧?”

牧师:“是的,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她是皇室,必须要把皇帝赐给她的名字放在最前面。”

主持人:“我明白了。嗯……7365年8月17日,是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么说,她小时候是经常来做礼拜的。”

牧师:“应该是的。斯威尔牧师的日记里有提到过,由她的外祖父母带着来的,他们一家都是虔诚的教徒,在当地也非常有名望,十分受人尊敬。”

因为从小受到宗教的影响,威廉敏娜一直保持着非常传统而正直的观念,她相当重视家庭和子女,热心于慈善公益,并且注重青少年教育。她终身都是圣公会的成员,她的丈夫和五个子女都是教徒。

不过在教堂之外,威廉敏娜还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

云雀山庄位于蒙斯兰卡南半球的高地上,这里物产丰富,景色优美。连绵起伏的麦田和飘着白云的蓝天是这里永恒不变的景象,没有工业化的烟囱,没有大都市的高楼和霓虹,只有着青草和泥土的芳香,以及旷阔的自由。

小女孩就在这片土地上奔跑着成长。她的外祖父母以及父母都对她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她性格里男孩子般的刚强和坚韧。

主持人(站在大树下):“据说童年的威廉敏娜经常在这株大树下和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可见她一直都是一名斗士。”

云雀山庄还一直保留着威廉敏娜住过的儿童房,甚至连床单都没换过。

主持人:“那是一把激光枪吧?”

雷曼伯爵夫人:“是的,是儿童枪。柜子里还放着很多类似的玩具。”

主持人:“没有玩偶什么的?”

伯爵夫人:“还真不多呢。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房间的时候,以为这是个男孩的屋子呢。”

威廉敏娜的母亲瑞贝卡王妃和亚当斯皇子的婚姻,算得上是皇室的特例。他们因为爱而轰轰烈烈地结合,可是当爱情火热燃烧殆尽后,他们也能干干脆脆地离婚,并且一直保持着很友好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亚当斯皇子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将女儿托养在前岳父家,每年只探望几次。不过从威廉敏娜的日记和自传里可以看出来,他们父女关系是非常好的。父亲满足女儿的所有要求,但唯独不能将她带在身边。

威廉敏娜在四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十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的确是相当大的不幸了。而且至今,皇子和前妻的死因还没有解密。虽然有学者推测父母的死和女王后来态度坚决地大规模反恐怖活动有关,但是这一论点并没有得到有力支持。

过早地失去双亲,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了不可弥补的寂寞和失落。所以日后她在感受到了汉斯博格的陪伴后,反而对他产生了格外的依赖。

(从山坡上望下去,几辆悬浮车沿着田间的公路行驶。)

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十岁那年结束。欧文·汉斯博格这个名字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出现在威廉敏娜的生命里。

二十一岁的汉斯博格是个相貌英俊的年轻官员,他做着一份政府机关的中层工作,一名普通的事务官。在他动身前往蒙斯兰卡接这个失去父亲的小女孩前往帝都的时候,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命运会就此改变。

汉斯博格夫人:“他的确是一名相貌堂堂的男子,高大英俊,风度翩翩,永远从容不迫。有些沉默,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而且带有一点忧郁的气质。我的丈夫是他的堂侄,我见到他本人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年了,但是魅力有增无减。他非常地沉稳而睿智,不论什么发生什么事,只要有他在,人们都会觉得很安心,因为觉得他肯定会处理好。他对我们夫妇非常关照,对我丈夫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到了老年的时候,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很多,像个孩子一样可爱。”

“他私下并不是经常提到女王陛下。但是他们关系非常好,经常一起散步和用晚饭,皇子和公主们都亲切地称呼他的名字。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让他卑躬屈膝,我得说,那只有威廉敏娜女王。他看她的眼神,怎么说呢,永远像在看着最美丽的珍宝一样,即使她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了。”

根据后来旁人的回忆,他们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什么特别。不过汉斯博格对待威廉敏娜充满了绅士风度和温柔。威廉敏娜几乎是立刻就接纳了他。

主持人(走在宅子的花园里):“他大她12岁,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但是又刚好能让他给她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与照顾。他把这个小女孩从她外祖父母的保护下带了出来,放置于自己的羽翼下,然后带着她回到了充满了艰险的奥丁皇宫。”

虽然汉斯博格被正式任命为威廉敏娜的秘书官是在他们回到奥丁后,不过他对她的保护,应该是从牵起她的手的那一刻起。

(奥丁蔷薇宫,空中拍摄,俯瞰全景)

旅途的终点,就是蔷薇宫。威廉敏娜第一次回到了这个她真正属于的地方,却是为了参加她父亲的葬礼。

绵延的麦田和树林被规整的皇家园代替,草坡上的野花成了花坛里的蔷薇,乡村的宅舍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宫殿。而那个乡村女孩,接受着宫廷内侍们的敬礼,并且被称呼为“殿下”。

主持人(走在宫廷长廊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威廉敏娜那个时候的感受。她从小生活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自自由自在变成了刻板和拘束,热情的朋友们则被疏离的宫廷内侍替代。她面对的是不熟悉的皇帝祖父以及亲戚们,过着的是她不适应的生活。而这个时候,能把她和过去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唯一关键,只有汉斯博格。”

在宫廷内侍的回忆里,那历史性的一刻发生在亚历山大带着威廉敏娜向亚当斯皇子的遗体致敬后出来的那一刻。小女孩自主地发出了她来到皇宫后的第一个请求。这个勇敢而明智的请求,就此改变了汉斯博格的一生。

皇家博物馆顾问:“她从人群中指出了他,并且清晰地说:‘我要欧文!’。”

主持人:“她是这么说的?”

顾问:“是的,女王本人的日记和汉斯博格的回忆录里也都证实了这一幕。事实上,这是对他们两个都至关重要的一个事件。对于亚历山大皇帝来说,他顺从了外孙女的请求,把她交到了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的手里。”

主持人:“那实际上也是权利的结合。”

顾问:“是的。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公主独自生活在宫廷里,祖父年纪已经大了,那么她的确是非常需要一个保护者。而汉斯博格也借此机会,一下就跃入高层了。”

主持人:“我想这就是他对威廉敏娜忠心耿耿的原因之一。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他的黄金女孩。”

顾问:“是的,她正是。”

主持人:“而且这也是后世电影和小说里最喜欢重点描述的场景。”

顾问(笑):“没错。一个年轻英俊的秘书官和一个天真动人的金发小女孩。忠心的骑士和受他保护的孤独的公主。我想每个男人都有这样的情结。”

主持人:“那的确相当打动人心。”

小白金汉宫曾经是亚当斯皇子在皇宫里的住所,他去世后,这里成了威廉敏娜的寝宫。威廉敏娜在这里住了八年,直到她登基后,搬到了帕里斯宫。

主持人(走在小白金汉宫的里):“亚历山大皇帝是一名艺术爱好者,他厌恶摄影拍照,而喜欢聘用画师作画。威廉敏娜受着这样的熏陶,也十分喜欢用油画来记载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从她住进这座宫殿起,到她搬离,油画记录下了她很多生活片段。这幅是她和其他公主们一起用下午茶。安娜贝尔从画里看,显然是个友爱的好堂姐。这幅里威廉敏娜穿着校服,显然是为了纪念她上学了——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大事。还有这幅,我非常喜欢的,《入睡前》。我们惊讶地发现,给孩子说床边故事的,不是她的保姆,而是汉斯博格。”

秘书官就这样填补了威廉敏娜人生里关于异性长辈的空白。他是一个长者,又是一名兄长和朋友,他是她的秘书官,本来只用为她安排对外事务,但是显然他把她的内务也一起包干了。

吉尔特夫人:“我的祖母当时是威廉敏娜的保姆之一,她后来对我们提起过,他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很难想象不是吗,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刚离开学校的年轻人。我的祖母说,为公主穿鞋子是汉斯博格每天第一项工作,这只能由他来做。她会光着脚坐在床边等他。他总是单膝跪着,把她的脚放在膝盖上。”

主持人:“非常绅士。”

吉尔特夫人(笑):“是的。她只信任他,什么事都只和他说。他们那个时候是最亲密的朋友。”

主持人:“我以为诺尔海姆勋爵也是她的好朋友。”

吉尔特夫人:“那已经是后来的事了。”

卡恩斯是威廉敏娜的表哥,也是所有亲戚中,和威廉敏娜关系最好的一个。

卡恩斯那个时候的头衔是诺尔海姆子爵。他的母亲凯瑟琳公主是亚历山大皇帝的二女儿,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女儿。自幼在宫廷长大的卡恩斯在外祖父的宠爱和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调皮捣蛋,但是并不娇纵任性的少爷。这个性格让他和威廉敏娜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这份友谊持续了他们的一生。

威廉敏娜在父亲的葬礼后不久,就进入了奥丁学院就读。这所著名的贵族学院采取的是寄宿制。在这里,她又结识了一位好朋友,安吉拉·格尔西亚。这个出身中产阶级聪慧女孩也以她的开朗热情得到了威廉敏娜的喜爱。她们分享同一间宿舍,一同上课,去图书馆,参加社团活动。卡恩斯很快也加入进来,组成了一个牢固的铁三角。

容易在朋友间看到的关系破裂和分道扬镳,很幸运的,没有在这三个朋友间发生。他们有过争执,但是很快就和好了。虽然最后三个人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事业道路,但是他们的友谊从未改变过。

这个故事最后还以更加美满的方式结束。在经历数年的低调交往之后,安吉拉终于接受了卡恩斯的求婚。他们于7394年结婚,皇室家庭参加了他们的婚礼。这对夫妇还担任了小皇女克洛迪雅的教父和教母。

(奥丁皇家学院)

主持人:“威廉敏娜和安吉拉·格尔西亚当年住过的寝室,现在还是作为学生宿舍被使用。不过从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金黄色的铜制铭牌,写着‘威廉敏娜一世,7375--7377’,这是女王住在这里的年份。”

美好的校园生活是威廉敏娜宫廷生活里的一道靓丽的色彩。从她的日记和回忆录也可以看出来,她总是期盼着离开皇宫回到学校,即使繁重的课业和严格的考试也让她欣然接受。而宫廷里枯燥的社交和冷漠的人情关系,则让这个才十岁的小女孩疲于应付。

但是同时,她又期待着周末放学回家,能见到汉斯博格。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一度十分苦恼。不过也从此可以看出来,孩子对秘书官深刻的依赖之情。

奥丁学院校长:“她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她进入学校的时候,被分到B班,但是在下一个学习,她就顺利进入了A班,并且一直名列前茅。她参加了网球社、模型社和天文社,但是对类似姐妹会等社交性质比较强的社团,她并无兴趣。”

主持人:“那时候姐妹会的会长是安娜贝尔吧?”

校长:“是的,安娜贝尔在高级部,威廉敏娜在初级部。”

主持人:“这是否可以说她们那个时候就有矛盾了?”

校长:“这不大看得出来。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她们不和的记载,不过她们的生活的确没有什么交集。”

主持人:“一个是王储的继承人,一个是末尾的远离皇位的小公主。”

校长:“是的。”

貌合神离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常态,丈夫和妻子,兄弟和姐妹。威廉敏娜既然已经回到了宫廷,那么她也该迅速学会这一方式。而且汉斯博格想必也在这方面帮助和教导她许多。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威廉敏娜和安娜贝尔的关系一直说不上和睦,主要是根据威廉敏娜母亲的背影。瑞贝卡王妃在婚前就是一名民主人士。在离婚后,她又再度回到民主阵营,并且主张立宪。

在民党的这个提议破天荒地得到了亚历山大皇帝的重视,从而不但引起了保守人士的反对,还让引起了王储一家的恐慌。

主持人:“立宪的呼声从那个时候起愈演愈烈。海因里希皇子一家都是坚定的保守人士,坚持皇权的完整。他们并不高兴被扣上独裁的帽子,也更不乐意看到,因为瑞贝卡王妃的关系,让民主党人士对威廉敏娜持有特殊的好感。”

威廉敏娜猛然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英雄的孩子一样受到了关注,并且被寄予了深厚的期许。人们都在观察着她,猜测她会如何选择自己的政治立场。这对一个才十二岁的女孩来说,未免有点过于沉重了。

皇家博物馆顾问:“这本是威廉敏娜没有预料到的变故。她本来只是回到奥丁,读完大学,然后回到自己的封地罗克斯顿,安稳地做一个女公爵。这也是她本来应该走的人生道路。但是政治改革把她牵连了进去,让她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从威廉敏娜的回忆录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这段往事的总结。那个时候的她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并且还认为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不会受到影响。她依旧期待着成年后回到罗克斯顿领地生活,并且认为,只要有汉斯博格陪伴在她身边,那么她就无所畏惧。

汉斯博格夫人:“他有时候会说到当年的事,用来教育孩子们坚强和冷静,并且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事实上,他自己在那个时候已经考虑到政权交替的可能性。不过他始终非常保护威廉敏娜,希望她能有一个比较单纯的童年。”

7377年的瘟疫事件终于将一直不得皇帝欢心的王储推下了宝座,安娜贝尔被立为新王储。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威廉敏娜尴尬的处境,甚至,因为安娜贝尔的年轻和野心勃勃,更让她被当作了敌人对待。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名字出现在了威廉敏娜的日记里。

他就是阿尔伯特·冯·塞勒伯格。

—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威廉敏娜时代》下—

《威廉敏娜时代—情感之路》下

阿尔伯特·冯·塞勒伯格出身军人世家,他的祖祖辈辈自奥森博格王朝开国起,就是帝国元帅,掌握重兵。

塞勒伯格是一个威望深厚的家族。他们家训严格,每一辈人都杰出优秀。掌握军权让这个家族始终处于政治漩涡最深处,这也是阿尔伯特和威廉敏娜合作的开端。

皇家博物馆顾问:“威廉敏娜的日记里在7377年,只有一篇提到过阿尔伯特,那也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威廉敏娜的日记里。不过很显然阿尔伯特并没有给她留下很好的印象。她把他成为‘那个自大又装模作样的家伙’,‘他穿得就像一只孔雀一样,并且装出高傲的样子。他不过是个跟在A(指安娜贝尔)身后献殷勤的小丑’。”

主持人(笑):“听起来像是孩子间的置气。”

顾问:“是的。说的应该是安娜贝尔受封王储的仪式。那个时候安娜贝尔的父母已经有了和塞勒伯格家族联姻的意图。虽然塞勒伯格对此并不感兴趣,但是在表面上还是奉承着王储的。”

主持人:“那下一次提到阿尔伯特是在什么时候?”

顾问:“那已经是六年之后了。”

主持人:“隔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呢。”

顾问:“是的,而且威廉敏娜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日记。”

主持人:“是因为汉斯博格被从她身边调走吧。”

顾问:“是的。她的回忆录里补充了关于这个事件的回忆。那一章充满了悲愤和忧伤,还有不舍与眷恋。她写着:‘那种感觉,就好像和另外一个自己分离一样,让我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痛彻心扉。我曾为此多日失眠,削瘦体弱,万分痛苦。但是同时我也深刻地明白,从此刻起,我就得孤身奋斗。我必须勇敢坚强起来,来面对我的命运’。”

主持人:“读了让人觉得非常辛酸。她那时候十二岁吧。”

顾问:“是的,而且刚刚失去了她的庇护者亚历山大陛下。”

银河帝国7378年1月13日,亚历山大皇帝去世,安娜贝尔即位为女王。

作为一名算不上友好的堂姐,安娜贝尔掌权不久,就开始了对威廉敏娜的控制。她派人严密监视她,将她和宫外的民主派人士隔绝开来,然后削弱她身边的势力——她将汉斯博格从她身边调开了。

失去身边最亲近的人让威廉敏娜迅速成长起来。她此刻才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其实掌握着怎样的力量,又对安娜贝尔有怎样的威胁。她变得更加低调而沉默,更加隐忍内敛。

与此同时,对于离开长久以来呵护于羽翼下的女孩而却前线的汉斯博格,分别也是痛苦的。

汉斯博格夫人:“他在他的回忆录里也详细地记录过这次分别。他就像一个操心的父亲一样担忧和痛苦,无法放心把那么小的孩子独自留在宫廷里。但是他又是无能为力的,并且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内疚懊悔。从这里不难看出来,他已经把威廉敏娜当作了自己的孩子一样,感情上已经和她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我们总说,威廉敏娜对他在精神上非常依赖,但是很显然的,这个依赖是双方的,他也同样依赖她。”

主持人:“他在回忆录里曾写过‘假如我没有离开’,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假设写完,是吧?”

汉斯博格夫人:“是的,他没有写完。或许因为他也知道这是个没有可能的假设。假如他没有离开,那我得说,或许真的很多事都会不同。”

汉斯博格离开了宫廷,前往前线,进入边境巡逻队,开始了艰苦的六年军旅生涯。而威廉敏娜则在这六年了努力地成长着,并且期待着重逢的那天。

故事如果照这条线发展下去,那会成为另外一个感人的故事。但是命运的女神调转了车头。

(影像资料:记者包围下的史丹福子爵,以及媒体前冷酷和尴尬的女王)

7384年的“红堡事件”至今仍是众人熟悉的连环凶杀案。安娜贝尔女王的信用经历此事终于跌到谷底。常年来的专政独权、贪污以及腐败,安娜贝尔王朝的内部早已经中空。革新和立宪的呼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个时候,威廉敏娜的时机到来了。

阿尔伯特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威廉敏娜的日记里。那天的日记非常地简短:“塞勒伯格少爷希望能与我达成一项双赢的合作。于是,他向我求婚了。”

后来的学者们都一致承认,他们的婚姻最初的确开始于政治合作。他需要给自己家族一个软着陆,而她则需要摆脱安娜贝尔,掌握这个帝国。

皇家博物馆顾问:“在我们看来有点神奇的就是,他们之前并不熟悉,联系也不多,但是他们却能很准确地了解对方,并且信任。他们的合作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草率冒险的,但是这个合作的成功,以及后来几十年的幸福婚姻,都表明了他们那个决策的正确。这可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赌博。因为如果一旦不成功,其中一番背叛,另外一方的下场都会非常凄惨。”

主持人:“而且这个合作是以求婚开始的。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挺浪漫的。尽管威廉敏娜在回忆录里写过,她当时说,那大概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求婚之一了。”

顾问(笑):“是的,这句话非常有名,经常被用在电影里。幸好他后来弥补了一次求婚。”

主持人:“可他们那个时候是没有爱情的。”

顾问:“我想是的。阿尔伯特亲王也在自传里写过,自己那个时候冷静到让人讨厌,所以他很意外威廉敏娜居然还接受了。”

主持人:“威廉敏娜从政治的角度考虑,选择了接受。这是一次独立的思考,她身边不再有汉斯博格为她做顾问,提供意见参考。如果汉斯博格在的话呢?他会怎么建议?”

顾问:“这可真是个难说的事。(大笑)也许他还是会建议她接受吧。”

主持人:“接受求婚还仅仅只是合作?”

顾问:“你真问倒我了。”

威廉敏娜因为政治避险因素被强制返回属地罗克斯顿,但是她并没有在这里待上很久。7384年的8月,跟随着军队,她又再度返回奥丁。

这一次,她是以统治者和革新者的姿态踏上了奥丁的土地。在那之前,她的个人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变。首先,她有了一个未婚夫,其次,在经历六年之久后,她再度和汉斯博格重逢了。

比起威廉敏娜兴奋地在日记里大段地描写重逢的喜悦,汉斯博格的回忆里的记载却非常简短。“她长大了。”

顾问(笑):“可以想象这对汉斯博格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主持人:“而且她还订婚了。”

顾问:“是的。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说到这一段感情纠纷了。他们分别六年。六年前,他们都只有彼此。但是六年后,一切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她身边有了另外一个男人。”

主持人:“一个更加明正言顺地和她在一起的男人。而且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男人。”

顾问:“是的。阿尔伯特是一名优秀的年轻人,而且温柔包容,这点威廉敏娜经常在日记里提起,并且总是很感激他对她的宽容和忍让。我想这是他们婚姻成功的关键。话说回来,对于汉斯博格来说,阿尔伯特毫无疑问是多出来的第三者。”

主持人:“但是他什么都不能做,这是显然的。这桩婚姻对威廉敏娜的将来有益。而他所做的正是把她的利益放在首位。”

顾问:“这就是身处他们这个位置的人所要做的,就是把婚姻也放到利益大局里去权衡。威廉敏娜对此处理得很好。不过她自己也说过,自己那个时候并没有考虑过婚姻应该是什么样的。也许就是因为没有构想和期待,所以她才能够作出这个决定。如果换成一个对婚姻和爱情充满梦想的女孩,估计就做不到了,或者会非常痛苦。”

主持人:“看得出来威廉敏娜其实在两性感情上,是一个比较晚熟的人。”

顾问:“这其实也是童年时家庭缺失造成的。父母在她出生前就离婚,她从来不知道正常的婚姻家庭是怎么样的。所以她的婚姻最后还能美满,十分不容易。而阿尔伯特亲王的付出也显然是巨大的。”

主持人:“那么,阿尔伯特又是怎么看待这个婚姻的?我们似乎特别难了解他。因为不论是媒体里还是记载里,他一直是个完美的丈夫和父亲,是女王的好助手。他一直是一个陪衬,尽管他自己其实才华横溢。”

顾问:“我可以确定这只有爱情才能做到了。”

主持人(笑):“爱情?”

顾问:“是的,只有爱情,才能让一个有才华和抱负的男人甘心居于人后,做一个陪衬。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牺牲。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私下的。他帮助女王处理公务,为她出谋划策,陪同她一起进行国事访问……但是媒体只要一报道到他,永远是放在女王的名字后。他们很少提他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对他的功劳也往往一笔带过。”

主持人:“因为他是王夫。”

顾问:“是的。这是约定俗成的。一个皇室只能有一个统治者。尽管女王总是尽可能地为丈夫彰显功绩,支持他自己的事业,比如军功科技。我们都知道亲王贡献杰出,但是我们不能给他过多的赞誉,以避免他的风头盖过女王。直到他去世,我们才能放开了称赞他,因为这是他则是皇帝陛下的父亲了,称赞他就是称赞皇帝。”

主持人:“看来做女王的丈夫需要相当大的包容和毅力。”

顾问:“是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爱的话,这份工作真的不容易坚持下来。”

主持人(笑):“他是从什么时候爱上她的?”

顾问(大笑):“这应该不用纠结。威廉敏娜那个时候是一个年轻漂亮的金发女孩,她聪明机灵,高贵但是不高傲自大,很好相处。他们有同样的教育背景和宫廷成长的经历,必然有很多共同语言。我觉得年轻的俊男美女相爱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外在因素,荷尔蒙就决定了一切。”

在女王夫妇共同生活了45年的帕里斯宫里,随处可见皇室家庭各个时期的画像。威廉敏娜将这里布置成了一个只属于他们家庭的小天地,将政治隔绝在了门外。

温馨是这里的主色调,象牙黄色的花枝纹墙纸,手工布垫,还有孩子们自己烧制的马克杯。威廉敏娜和孩子们一起做的手工叠纸还存放在画框里。孩子们的涂鸦则被归纳收集妥当。

这一幅《春日》的画像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皇室家庭的幸福和美满。丈夫托着儿子去摘树上的苹果,而妻子则给孩子们分发点心。

阳光撒在草地上,小狗在追着蝴蝶。母亲不是女王,父亲也不是王夫,孩子们不是皇子和公主。没有宫廷内侍,没有保姆,画面上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也是威廉敏娜和丈夫一直力图塑造的皇室家庭,非常完美地展现了他们夫妇推行的皇室亲民形象。

主持人:“在那个年代,他们结婚可以算非常早。威廉敏娜满了十八岁没有多久就嫁给了阿尔伯特。他们的感情可以是说从婚后才开始培养的。幸运的是,他们也如愿以偿地孕育出了爱情以及亲情。大部人都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威廉敏娜对婚姻的态度。因为在这段关系里,她处于主导地位。宗教信仰和自幼的家庭缺失,让威廉敏娜相当地重视家庭和婚姻,即便那不是因为爱而结合。但实际上,阿尔伯特的贡献也非常大。俗话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她的丈夫。”

(视频录像:皇室婚礼。圣堂前,新人双手交握,对彼此宣誓。仪式后,新人走出教堂接受民众的祝福,而后微笑接吻。)

宫内省官员:“他(阿尔伯特亲王)虽然是一名军人,但是他性情温和,非常有包容心。她(威廉敏娜)有时候会很急躁,但是他总能体谅,去劝解她。他们在结婚前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婚姻则让他们关系迅速升温。他们一结婚就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然后开始尝试着恋爱。”

这是一场非典型的恋爱,它的出发点就是婚姻。夫妻两人因为政治联姻而结合,但是都能迅速调整心态,认真地投入到婚姻当众,这也是他们婚姻成功的一大关键。尽管非常年轻,但是成熟的心智让他们两人都能够成熟地去面对这场婚姻。双方的共同努力,是经营好婚姻的前提。

宫内省官员:“这对夫妻的同步率其实很高。他们会不自觉地去配合对方,那默契好像他们已经非常熟悉彼此了一样。这并不是谁先主动的问题。他们很快就度过了磨合期,然后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丈夫包容和支持妻子,妻子体贴尊敬丈夫。对于女王的婚姻来说,这是最完美的状态。皇室家族的婚姻注定了稳重而低调,高贵而体面。他们在公共场合很少有亲密动作,也从来没有任何爱情宣言,但是眼神交替永远都是充满着温情的。

皇家博物馆顾问:“说到狂热的爱,我想那也不是没有。后来的解密里,我们都知道了女王夫妇新婚蜜月的遇刺事件。危机关头,阿尔伯特将威廉敏娜关在房里,自己用身体守护住大门。我得说,即使是新婚蜜月,也不是每个丈夫都会这么做的。”

(皇室家庭录像。女王夫妇出席庆祝他们结婚三十周年的晚会,在掌声中拥抱对方。菲利克斯王储发表讲话:“我的父亲和母亲拥有最快乐幸福的婚姻,作为他们的子女,我们也享受到了这份幸福。为此我们要深深地感谢他们。如果我结婚三十年后,哪怕只有你们一半幸福,那我都能自豪地表示,我此生没有遗憾了!谢谢!”)

威廉敏娜一直坚持皇室应当为民众表率,而她也身体力行,自己的婚姻就是一个优良的典范。她强调夫妻双方的配合和付出对婚姻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家人之间的理解、包容和关爱。她认为对家庭的重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婚前的慎重选择和婚后的不轻易放弃更是打造幸福婚姻的前提条件。

在威廉敏娜执政的45年时间里,全帝国的平均离婚率一直没有超过12%,这个成绩是前所未有的。

女王夫妇共同生育了5个孩子,全部都在国立大学完成的高级教育。除了继承皇位的菲利克斯和成为阿尔法皇后的维罗妮卡公主外,另外三名子女都有自己的事业。丹尼尔皇子是一名建筑师,菲茨威廉皇子是空军上校,克洛迪雅公主则是一名儿科医生。

相比女王成功美满的婚姻,汉斯博格的终身未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大家众说纷纭,直到他的回忆录发表,证实了最有力的猜测:他对女王情有独钟。

回忆录里的坦白是很含蓄的,但是没有人会误解。他甚至很体贴地嘱咐后人选择在威廉敏娜去世后再发表,为的是不给她带来尴尬。

汉斯博格对待感情的温柔细腻和隐忍同他政治上的果敢刚硬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他的回忆录面世后,引发了一阵女人们对他的崇拜和追思热潮的原因。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女人们理想中完美爱人的行为。那意味着:深沉无悔的爱,以及沉默无私地奉献。

主持人:“从汉斯博格的回忆录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威廉敏娜的心理路程。最初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孩子疼爱和保护,直到他们分别六年后重逢。(念着书)‘我终于见到她了。她看起来是那么愉快和兴奋,像她小时候一样拥抱了我。我发现她已经高及我的下巴了,并且出落得亭亭玉立。’”

六年前她还是一个12岁的女孩,完全是一个孩子。但是六年后,她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了,以一个美丽的女人的形象出现在他面前了。而那时候他才三十岁。正是一个男人最黄金的年纪。那么他们并没有产生我们通常会认为的,一点暧昧的感情吗?

皇家博物馆顾问:“我们其实从日记和回忆录里,并不容易找到友情以上的东西。威廉敏娜女王是个非常谨慎而自制的人,这同她自幼收到的道德教育有关系。她永远确保和身边的人的关系清晰明确,杜绝暧昧。所以她在日记里对汉斯博格的称呼多是‘我的好朋友欧文’,或者‘我的顾问欧文’一类的词。而汉斯博格在回忆录对她的称呼更加严谨,只在她小时候称呼她薇莉,之后一直称呼她为‘陛下’或者‘夫人’。不过偶尔,当他的感情压抑不住的时候,他则会称呼她‘我的薇莉’。”

主持人:“这在年轻人们乐意放纵和展示自己爱情的年代,他们的表现的确非常保守。”

顾问:“他们有身份上的顾忌,而且在感情上,他们也已经走入了一个畸形的死角。阿尔伯特的存在让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

主持人:“你是说,如果威廉敏娜没有和阿尔伯特结婚,那么他们是有可能的?”

顾问(笑):“事实上,当你理智地分析了他们的处境后,你会发现,即使没有阿尔伯特出现,他们在一起的机率也很小。”

主持人:“我知道他们有身份的差距。她之前是女公爵,而他是她的仆人。然后她是女王,而他又成了首相。”

顾问:“这只是一部分。毕竟首相总有离任的一天。我想说的,其实是角色的问题。关键取决与他们在威廉敏娜的人生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主持人:“你说他们,也包括了阿尔伯特亲王。”

顾问:“是的。我这样说:在威廉敏娜的童年时期,她人生里长辈的角色是比较缺失的。特别是她被带到了奥丁后,离开了外祖父,而年迈的祖父并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照顾她。于是,汉斯博格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她生活里的父亲、兄长、导师、朋友,甚至保姆。所以她对他非常依赖,因为他的多重身份,让他分量加重。12岁的时候,她和汉斯博格分离。这个时候她还是个孩子,并没有男女之爱的概念。所以汉斯博格的这个身份一直维持下去。”

主持人:“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无奈的悲剧。”

顾问(笑):“是差不多。威廉敏娜逐渐长大,到了她18岁,她即使没恋爱过,荷尔蒙也能帮她做出反应了。这个时候,阿尔伯特出现了。”

主持人:“一个门当户对的少爷。”

顾问(笑):“是的,是的。他们年龄更相近一些,关系则更加平等。他在她面前不是一味地迁就的下属。他们是合作的关系,威廉敏娜会主动配合他。这样一来,两个人就有了互动。阿尔伯特就担当起了这个关键的‘异性伴侣’的角色。”

主持人(笑):“我可以接着你的话接下去说了。等到汉斯博格回来的时候,他依旧只能是他原来的角色。而威廉敏娜的自律又让她克制自己的感情,保持他们的关系在正轨。”

顾问:“是的。她非常严谨自律,否则她也无法年纪轻轻就有那样一番政治成就。”

主持人:“我们总说,人生如戏。那么这真是一场错过。”

顾问:“可以这么理解。”

主持人:“那么,威廉敏娜就真的对汉斯博格没有一点脱离掌控的感情?”

顾问:“如果我们能去问她的心的话。”

小卢浮宫的墙壁上悬挂着大多数都是和政治场合有关的画像。在这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女王和汉斯博格首相共同出现在画面上。而那张著名的《凝望》照,即使是现在,也时常在网络上可见。那大概是媒体第一次抓拍到汉斯博格对威廉敏娜的感情流露。

汉斯博格的回忆录出版后,大量的老照片和旧录像又被整理了出来,人们捕风捉影,根据画像上两人的表情来推测他们的内心活动。

特别是“黑水门”事件后,女王亲自请已经退了休、在领地里打鸟钓鱼的汉斯博格重新出山,来协助她主持大局。许多言论都认为威廉敏娜是动用了私情才说服汉斯博格出来收拾上一任首相的烂摊子。

汉斯博格一生中交往过数名女友,时间最长,也最有名的,是威廉敏娜的女侍长辛西娅·斯蒂曼。他们一度传出订婚的消息,但是不久又解除了婚约。辛西娅后来嫁给了一名法官,并且非常长寿地活到汉斯博格的回忆录面世。

虽然谢绝了采访要求,但是辛西娅女士最后还是给《帝国时代》总编写了一封信。她在信里说:“他们都是高贵而且正直的人,他们也终生都没有违背自己曾经发过的任何一个誓言。他们值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我们这一代人之间的几段感情,都是非常单纯而美好的。我非常怀念。”

无论感情纠纷到底如何,随着威廉敏娜登基,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此开启。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漫长艰巨的改革中去。

如今,威廉敏娜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而那场改革却深刻影响着后世子孙。

黄金年代还在继续。

——谢谢收看!

——系列纪录片《威廉敏娜时代—情感之路》《威廉敏娜时代—皇室家庭》、《威廉敏娜时代—帝国革命》、《威廉敏娜时代—新文艺复兴》超光DVD于10月8日全国发售。

番外
女王之路
免费计数器